2009年10月23日14:00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全国学习障碍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平教授做客中国文明网,指导广大未成年人“战胜学习困难”。中国文明网 邓植尹摄
[主持人] 刘教授,我们不妨先看几个问题。学生网友问:不喜欢学习;学习太累太耗时,怕吃苦,懒惰。家长网友问:他的孩子直接给他们一份郑重的声明:“凡事好商量,学习免谈!”老师网友问:不主动回答问题、不会也不问,消极抵抗学习。您针对这个群体给个建议吧。
[刘翔平] 其实学生们抱怨最多的就是学习问题,学习压力大,学习的时候不开心,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乐趣和幸福感。看上去同学们好象是厌学,不爱学习,但是实际上影响学习的有很多因素,其中有智力方面,学习能力方面的,还有情绪方面的,我们今天主要是从学习能力方面来剖析一下学习过程。
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建了一座学校有一个门上写着:认识你自己。其实遇到学习这个问题的时候,同学们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我厌学,而不是他厌学,我们的家长都给了孩子们很多压力,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每天精力充沛的高高兴兴上学,而自己却忧心忡忡,感到很烦恼呢。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,了解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。西方有一句谚语:如果鱼有智慧的话,一定最后认识的是水。那么人如果自己有智慧,一定要了解自己。
有的人智力中等,有的人智力偏上,智力包括逻辑推理、思维、概括能力。智力对学习的影响到了高年级以后非常重要,智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越来越密切,而情商越来越不密切。如果同学们认为你的智力水平就是一般人,那我认为你就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了,就不要和班里的学习委员比成绩了。大家如果有条件的话,不妨去测一下智力水平,因为你测了智力水平就知道在同龄人中的位置了。我们心理学非常好,就像没有尺子的时候,你量不出来身高。有了尺子以后,你还要和同龄人比,要有一个参照物。了解了自己的智力水平以后,和同龄人比就知道自己的位置了,这时候就能够自我接纳了。